深化青少年憲法法治教育,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,全面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,7月17日,教師教育(體育)學院“百丈逐浪,教心啓航”暑期社會實踐隊協助溫嶺市百丈小學錄制法治教育作品《破音》,該作品將參與第十屆全市中小學生“學憲法講憲法”比賽。

正式拍攝現場
《破音》劇本由蔡啦、陳柯汝等12名實踐隊員配合撰寫,故事裏,轉學生小奇奇剛到班級時,因帶著鄉音的普通話和略顯樸素的穿著,成了小六、小治等人捉弄的對象。自習課上,兩人變本加厲,小雅挺身而出制止,反遭二人惡語相向。班主任防老師及時介入,結合执法與集體觀念,對兩人進行了嚴肅又耐心的批評教育,終于讓小六、小治認識到錯誤。最終,兩人帶著禮物向受傷的小奇奇致歉,各人成爲朋友。

小演員合影
《破音》情節簡潔卻內涵深刻,聚焦溫嶺市小學隨遷子女的身心康健,傳遞出同學間應友善包容、反對欺淩的溫暖理念,更诠釋了法治精神,犯錯後要勇于擔責,敢于改錯;遇欺淩要勇敢制止或及時见告老師,學會尊重並接納差異。
正如陶行知所言: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习惯,塑造人格。” 故事以温暖结局收尾,小奇奇收获了真挚的友谊,犯错的孩子也学会了继续。从针锋相对到握手言和,这场转变恰是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的友善与尊重的种子,让每个稚嫩心灵都能迎着光、向上长。
文:林錦洋/圖:蔡啦/審核:林輝傑、閻寶瑩/責任編輯:朱浩楠